《大道精深 大醫精誠——共憶盛京醫院百年歷程》
從一個王朝的最后時光,到新中國升起的朝陽;從改革開放的蓬勃氣息,到越來越真實的中國夢。盛京醫院走過人生不能企及的歲月,穿越于三個世紀的變遷。這130余年的歷程,不只是躍動于紙上的筆跡,更是夯實在時空里的足跡;這130余年的歷程,是在風雨中踏出的希望,滄桑里拓進理想;這130余年的歷程,步履由慢及快,足印由淺入深,唯方向不變,唯正道不改。
今天,我們在這里品讀盛京醫院的百年歷程,我們能找到的不只是一個醫院印跡,也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探索與堅持。不移志,不旋踵,130余年如是;不驕惰,不滿足,今天如此,未來依然。
仁澤百年
大道,以仁澤民生;大醫,以仁潤希望。130年,始于醫者的仁心,并以這種仁心,跨越更迭,走過風雨。
1883年春天,在小河沿的三間平房里,一個叫做司督閣的蘇格蘭人,將“盛京施醫院”的牌子高高掛起,并在國人目光注視下完成了東北第一例白內障復明手術,讓白內障患者重見天日,也讓自己和這塊土地緊緊連在一起。
初時的盛京施醫院并不被百姓接受,只有走投無路的他們才會到這里試試。即便這樣,盛京施醫院依然打開了局面。招收中國人、辦醫學堂,越來越有聲有色。但好時光只維持到了1900年,醫院在戰亂中被破壞。之后的七八年里,司督閣四處奔走,一面治病,一面謀劃醫院的重建。終于在1907年,醫院在盛京百姓和政府的支持下重新營業。
百姓信任盛京醫院,盛京醫院也用行動回報百姓。1910年的冬天,震驚中外的大鼠疫蔓延東北,面對著肆虐的疫情和恐慌的百姓,盛京施醫院義無反顧勇戰防疫第一線,盛京醫生嘉克森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最終,奉天成為東北死亡人數最少的地區。
1912年,盛京醫院進入了嶄新的一頁,在醫院東南側的一棟蘇格蘭風格建筑里,奉天醫科大學宣布成立,從此一位位業界大師從這里走出,銘刻在中國醫療的史志當中。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盛京醫院選擇在黑暗中堅持,守護希望的光亮。時任醫院董事的劉同倫教授因“反滿抗日”被日本人逮捕,數月才被釋放,其抗日事跡已經在沈陽九一八紀念館永久保存。
硝煙終于散去,中國迎來新生。1949年6月,盛京醫院正式并入中國醫科大學,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盛京精神從此融入了紅色的傳奇,并開始了嶄新的里程。1951年在國內率先建立兒科系;1955年實行24小時住院醫生負責制,技術和服務水平聞名一時。
1969年,按照毛澤東“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六?二六”指示精神,醫院整體遷往朝陽地區,盛京人以飽滿的熱情在朝陽留下難以磨滅的感動。1983年,醫院回沈,與醫大三院共用一個院址,盛京人開始了建設城市大醫院的腳步,和平區三好街36號,成了續寫傳奇的新沃土。1991年,隨著三院遷至滑翔小區,醫院加快了建設的步伐。1992年,成為遼寧省省城首家三甲醫院;1997年,全新的門急診樓正式啟用,在遼寧醫院中最先安裝扶梯;率先提出“365天天天開診,24小時時時服務,大型檢查設備24小時不停機”的服務理念,讓患者得到更好地醫療服務;1998年,成為全國最早的百佳醫院。2002年10月25日,盛京醫院全面接管原中國醫大第三醫院,設立滑翔院區,醫院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2003年,盛京醫院120年華誕之際,那個開創東北西醫歷史的名字,再次被高高掛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在新的時代續寫新的榮耀。一段更加炫目的歷程,正向前、向上。
精拓今朝
今天,經過130余年的風雨滌蕩之后,盛京醫院成為醫療服務量、醫療服務水平,均居全國前列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數字化大學附屬醫院。面對不斷增長的數字,作為首批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東北區域第一個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單位,以及唯一獲批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的綜合性醫院,盛京人沒有欣喜,而是倍感責任,將更加精益求精。
醫院在重癥醫學、母胎醫學、微創和內鏡技術、康復醫學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已經進入全國一流行列。從生殖醫學到臨終關懷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以全科大醫院的實力服務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創造著新的醫療佳話。
每年,數以千計的學子在盛京得到知識的滋養和實踐的機會;每年,都有盛京人編輯出版的醫學國際期刊和國家級刊物在海內外廣泛發行。醫院承擔的國家、部省級科研課題所得科研成果榮獲國家、部省級大獎,“東北區域自然人群隊列研究”項目為醫院首次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牽頭項目資助,填補了醫院在該項目上的空白;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新技術項目在這里開展;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正在醫院順利進行。盛京醫院用精心打造精益求精的醫教研環境。
對內以“做和諧環境的制造者,做優質服務的提供者”的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秉承院訓精神,全心全意做“值得托付生命的人”。醫院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醫院文化建設,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醫院發展的正確方向。通過創建東北首家醫院電視臺——盛京TV,發行《盛京醫訊》,開設醫院官方微信訂閱號,拍攝高清院歌MV,舉辦春節聯歡會、運動會、文化藝術節等文化載體和活動,與遼寧電視臺聯合拍攝電視劇,弘揚醫道精神,傳播正能量。
對外,盛京人“天下為己任,生民為至親”。醫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沈陽賽區唯一定點醫院,是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全程醫療保障醫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典、地震,以及眾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國計民生任務前,以大醫院的擔當扛起責任,醫院黨委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醫院為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區,以及也門、岡比亞等國家實施醫療援助,成為遼寧省唯一被評為“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的醫院。
通過信息平臺和專家下沉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醫院對醫聯體醫院的健康理念、醫院管理和臨床水平進行全方位緊密幫扶,逐步實現從盛京輸血到醫聯體醫院造血。以信息化平臺為基礎的百余家基層醫院組成的盛京醫療聯盟,讓大醫院優質的醫療資源和管理資源惠及更多百姓。
嚴謹、效率、全國領先的醫療體系,需要同樣嚴謹效率的管理。多院區管理一體化、綜合管理大部制化、干部考核全面化、護理管理垂直化、后勤服務保障專業化,盛京醫院讓創新的管理模式深入到醫院的每一個角落,也讓數字化管理滲透到每一個工作流程。作為全國“數字化建設示范醫院”,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是東北地區首家5G智慧醫院和遼寧省內首批互聯網醫院。通過打造信息網絡化共享平臺,規范醫療行為、優化醫療流程、加強過程管理、強化質量控制。掛號、問診、劃價、結款,全程數字化醫療管控,使診療流程標準化、規范化,收費透明化,精準把握醫療安全。
為健康服務,為生命服務,盛京醫院得到了肯定和贊許,也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醫院全方位滿意度調查已經成為常態化的管理手段。每一個獎杯都是一份要求,每一個榮譽都是一種督促,讓所有患者滿意才是唯一目標。2007年2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時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的陪同下來到醫院視察,對盛京醫院給予了高度評價。2012年8月,時任國家衛生部部長陳竺到醫院視察調研,對醫院信息化服務稱贊有加。2013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到醫院視察,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寶貴意見。盛京醫院,以精深為態度,以精誠為精神,傳承醫道,開啟未來。
新啟未來
大道,以新植夢想;大醫,以新攀高峰。130余年的歷史洪流,正為今天的理想沖開航道。
從小河沿走來的盛京醫院,已將自己的印跡留在時間的長河中,也留在了再次崛起的遼沈大地上。一個擁有三大院區、一大基地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正在時間的洗禮中愈加壯大;一個為百姓提供更優質更全面醫療服務的大型醫院集團已經形成,正迎接著新的責任和挑戰。
130余年,雖然我們的生命不能企及,卻是無數個如我們一樣的生命匯聚;這是一個追憶往昔的好時刻,這更是遠矚未來的新起點。
盛京醫院,歷滄桑醫道不改,經風雨愈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