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新生兒內科病房
新生兒內科病房已成為東北地區乃至全國的新生兒診治急救中心。在國內較早研究新生兒硬腫癥發病原因和治療,使本病的死亡率從80年代初的30%~50%降至4%以下,其成果編入高校教材;較早開展呼吸機治療肺出血、呼吸窘迫綜合癥、胎糞吸入綜合癥及休克病人的呼吸支持,治愈率高,為全國新生兒呼吸機應用常規的制定單位;率先開展新生兒肺功能的檢測及極低體重兒和超低體重兒的十二指腸喂養技術;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臨床診斷分度標準制定單位,在國內較早開展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磁共振檢測工作,較早在東北地區開展了重危新生兒轉運,轉運范圍從市內擴大到省內;開展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呼吸窘迫綜合癥、急性肺損傷伴肺動脈高壓癥患兒,使早產兒RDS和胎糞吸入綜合癥病死率明顯降低。重癥監護病人占20%~30%,死亡率7.2%、 1500g以下極低體重兒成活率及危重癥搶救成功率較高。轟動國內外的93年暴發型新生兒柯薩奇病毒感染的搶救及98年六胞胎嬰兒的成功救治反映了病房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