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脾外科病房
肝膽脾外科前身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外科”,由全國著名肝膽外科專家陳淑珍教授、夏振龍教授等老一輩專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親手創建,居國內先進地位。歷經幾十年的沉淀和發展,始終作為我院重點優勢科室,榮獲國家重點科室、遼寧省重點科室、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等多項殊榮,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室。
于2010年正式更名為“肝膽脾外科病房”,致力于肝、膽、脾、胰疾病領域復雜、疑難、嚴重疾病的診治研究。以開展本領域高難度手術、腹腔鏡微創治療、微波消融微創治療等前沿技術為臨床特色,以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和護理服務為宗旨。
學科帶頭人戴朝六教授,現任中華醫學會肝臟外科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多年來秉承老一輩肝膽外科專家的嚴謹治學傳統和創新發展的理念,帶領全體科室成員努力構建一個勇于挑戰高端醫療難題、把握醫療前沿技術,醫教研全面發展的專業團隊,堅持維護本重點科室在國內專業領域的優勢地位。
醫療特色:
肝膽脾外科作為我院普通外科重點科室,承擔普通外科全部常見疾病、多發疾病的診治任務,治療病重覆蓋范圍廣泛,年門診量達8000人次,年均收治各類患者1200余人,年手術例數逾1000例。
在全面發展的同時,肝膽脾外科基于數十年來肝膽外科經驗和資源的積累,以開展肝臟、膽道、脾臟和胰腺外科高難、復雜、大型手術為主要專業發展方向,在診治處置疑難重癥患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以下方面形成肝膽脾外科的優勢特點。
1、開展各種復雜肝臟手術,在國內本領域位居前列。
肝臟外科為本科室首要重點專業方向,技術優勢突出。每年實施各類肝臟術近200例,其中包括肝臟巨大血管瘤切除、肝臟三葉聯合切除、肝門區巨大腫瘤切除、肝尾狀葉復雜腫瘤切除、肝腫瘤切除聯合門靜脈切除重建、PVE術后聯合半肝切除等肝臟外科領域高難手術,凸顯了肝臟外科的技術實力和優勢。
2、常規開展各種復雜膽道手術
在多年膽道外科經驗積累基礎上,用于挑戰膽道手術禁區,開展多種復雜膽道手術及胰腺大型手術,每年高難度手術逾百例。包括II~IV型復雜肝門膽道癌切除術、聯合門靜脈切除重建的膽管癌根治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聯合門靜脈切除重建的膽管癌根治術等。手術時間長、操作難度大、精度要求高、圍手術期處理復雜,體現了本科室在該領域的治療水平。
3、倡導微創理念,常規開產各種腹腔鏡手術,發揮微創優勢。
遵循外科手術的微創發展趨勢,開展各類常規腹腔鏡手術以及彈孔腹腔鏡手術技術。適用范圍包括腹腔鏡膽囊切除、腹腔鏡膽道探查、腹腔鏡肝切除、腹腔鏡脾切除、等腹腔多種臟器疾病的微創治療。充分發揮腹腔鏡手術的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外觀美等微創技術優勢。
4、開展針對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脾功能亢進的門脈高壓癥綜合治療。
門脈高壓癥合并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進的患者發病急驟、病情兇險,治療難度大、風險高、預后差,針對該疾病的搶救和治療專業性強,要求高。本科室在該領域的診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且開展保留肝臟的門脈高壓癥手術等前沿治療方法,居國內本領域前列。
5、運用先進技術設備和手段、為治療提供科學規范的輔助支持。
結合本科室專業特點,配備我科專有的肝功能儲備測定儀(ICG)、開腹及腹腔鏡下術中超聲機、微波消融儀等先進的專業設備,聯合三維CT重建肝臟體積測量技術和模擬肝切除測定技術,可以在術前對肝功能進行精確客觀的評估,在術中對肝臟病灶進行精確的定位和切除,以及對合適的病理微波消融微創治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更精確、客觀、微創、安全地進行治療提供有效的保障。
6、醫療技術全面,治療覆蓋病重范圍廣泛。
在鞏固肝膽專業方向優勢的同時,其他普外疾病的治療同樣保持專業、系統、規范的診療服務,覆蓋病重范圍廣泛。
科研業績
科室先后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級合作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教育廳課題、省科技廳課題及沈陽市委基金課題1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獲得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沈陽市科技進步獎1項,沈陽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于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譯)或參編出版專業書籍8部。成功舉辦多次國家級、省級學術會議、在國內本專業領域享有一定聲譽和地位。